《心声》说课稿

时间:2024-11-29 11:48:13
《心声》说课稿

《心声》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声》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声》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县教育局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县推行了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开启了青龙教育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心声》(板书:课题、作者)。《心声》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反映教育问题的小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12课《心声》。 这是课改后教材中的一篇新课文,但它却传达着一个信号:教师在传统意义上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重大职责的“绝对权威”的地位,正在新的背景,新的对象面前悄悄动摇着。文中作者通过一节不同寻常的公开课向我们发出了沉重的质疑:“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公开课教学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作者黄蓓佳一次又一次借助细致的心理描写表达着文中主人公京京的心声,表达着她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而这一观点不正是作者力图通过她的作品告诉我们的吗?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关注作品中主人公李京京的形象,力求通过对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深刻的主题含义,进而结合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师生观。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小组讨论和全班集体交流来分析文章人物形象,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文题“心声”的含义,多角度把握文章的主题。

3、情感与价值观:在理解文题“心声”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

1、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2、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三、说教法。

首先,以“心声”为切入点,并以此为线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其次,采用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品读文中人物的“心声”;然后,采用讨论探究法,走出文本,联系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倾诉自己的心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立自主学习问题和学习方法。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学习实

际,在教学中我通过情景导学,揭示主题;自主探究,个体建构;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互动展示,评研深化;反馈达标 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说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阶段:

(一) 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

(由背景音乐《心声》导入。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我们就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来自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渐渐发现:在享受这份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各种考验和困惑。成长中你是否有许多话要说呢?其实每个人都有心里话,也都有将心里话表述出来的欲望,而且也往往能够找到倾诉的对象。可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非常渴望将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他的老师却迟迟不肯给他机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他,去听一听他的“心声”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探究 个体建构

小试牛刀:

1、作者档案:介绍你所了解的黄蓓佳。

黄蓓佳,当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19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

2、擒住拦路虎:

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展示生字掌握情况。(扫清字词障碍)

3、整体感知,倾听心声。

(1)初读课文,学生圈点勾画让自己触动及有疑惑的地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哪位同学能结合场景把主要情节讲一下?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场景: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情节结构:公开课前 → 回家路上 → 次日放学 →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偷读课文) (听读课文) (终读课文)

①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②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③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④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4)本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李京京),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

合作交流阶段:

(三)小组讨论 合作提升

1、李京京是个怎样的小孩?她的心声是什么?

提示:沉郁、倔强、认真、善良自强、满怀真诚。

李京京: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执著追求不轻言放弃、铭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

李京京心声: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2、《心声》一文中的程老师,她在上公开课过程中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 ……此处隐藏30582个字……分析。这一部分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心声》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学习目标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心声》这篇小说篇幅较长,但情节清楚,线索分明,语言精美易懂。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感染着读者,因此,它对于学生理解小说这种体裁及它的现实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主人公身上学习天真、纯朴、执著地追求目标的思想和品格。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此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小说是借助人物形象刻画来体现主题。)

2、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此目标是根据本文篇幅长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1)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和学校的不良现象;

(2)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这是本课的难点;初次接触小说,侧重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初一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为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主题。)

【教学方法】

在充分分析了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设置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我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由学生的特点确立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从学生的发展方面进行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创设良好的情境,实现师生互动,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活动一——倾诉心声

“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呢”

教师配音:“在很久以前,人们常盼望流星的出现,因为只要对着流星许愿,你的愿望就会很快实现。现在就让我们也对着流星许个愿吧!”展示流星划过天空的美丽画面,并播放歌曲《流星雨》,营造一个浪漫、神奇的想像空间。

(在上课开始时,设置情境,播放学生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巧妙导入课题。)

活动二——倾听心声

老师激发学生:刚才我们一起道出了各自的心愿,这些珍藏在我们心中的秘密就是我们的心声。相互倾诉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我们的友情更深了。现在我要给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李京京和凡卡。请大家迅速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看谁最先和他们交上朋友,体味他们心中的苦痛。

(在这里,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开始与文本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心声》第二课时说课稿》,来自网!

个学生个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在这一过程中,我设计了3个问题:

1、看谁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快速梳理小说的情节?

(训练学生快速阅读,从文本中提炼关键语句的能力。)

2、看谁能发现这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最突出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感知文章内容,到关注文章的表现形式,体会文章刻画人物最突出的方法是心理描写。)

学生跳读描写李京京心理的段落,仔细揣摩李京京的心声。让学生猜猜他的心声是什么?然后对着流星也来帮他许个愿!(重现流星雨的镜头)

3、看谁能说说李京京读《凡卡》的心愿为什么那么强烈?《凡卡》为什么能那样拨动李京京的心弦?(发挥学生的想象,闪现凡卡和李京京的生活情景片段,与同学交流。)

由于李京京的身世与凡卡的身世遭遇相似,使他在阅读《凡卡》时产生强烈的共鸣。李京京渴望读《凡卡》是想借此宣泄自己内心的积郁,表达对爷爷和小伙伴的思念,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让学生懂得在文学欣赏中,既要有生活,又要有感受,更要投入感情。共鸣是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

活动三——实现心声

设计提问:

1、李京京读《凡卡》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的朗读成为了这次公开课的亮点。李京京为什么能读好这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精读课文,共同探讨,分组交流。

2、你认为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你的理由。

他是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

3、请大家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提示: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

“心声”的含义: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③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4、对程老师上公开课的做法,你们是如何看得呢?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创建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四——表露心声

李京京借读《凡卡》宣泄了他的心声,读了课文,你是否也有了同李京京一样的宣泄的想法?请你也来一次真情的表白。

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的心理历程吗?说说看。

(读了这篇课文,学生都了解了李京京的心声,我想许多学生都会对程老师、李京京的父母有许多想法,也许李京京的故事也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共鸣吧。那我就给学生一个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说个痛快!)

(这一环节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主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既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延伸拓展』:

写一段文字,表现你生气或害怕时的心理。

『布置作业』:

以李京京的身份给他乡下的爷爷写一封“长长的、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

《《心声》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